导论
1.奴隶制国家财政
收入:(1)国王土地收入(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即为打仗(4)捐税收入
支出:(1)王室支出(2)祭礼支出(3)军事支出(4)俸禄支出(5)农业,水利等生产性支出
2.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收入:(1)官产收入(2)田赋捐税收入(3)买卖收入(4)特权收入
支出:(1)军事支出(2)国家机构支出(3)王室费用(4)封建文化,教育,宗教等支出
3.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
收入:1各种税收收入2买卖交纳金(既买卖收入)3债务收入
支出:1军事支出2国家机关行政经费支出3社会福利,教育支出(4)与经济有关的支出
4.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又是一个与国家政权存在着内在联系的经济范畴。
一、财政的共性和特性:
1、在奴隶制、封建制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时期,财政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剩余产品。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和国债。
2、财政分配的对象除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中V和M的部分外,还有一部分是往年积累的社会财富,例如财政征收的遗产税、赠与税和财产税等。
3、公债收入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的一项主要来源。
4、社会制度各异的各国,在处理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财权划分上,共同遵守的信条是:(1)根据事权财权统一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2)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财权划分,关键是解决合理集中财力和适当分散财力的矛盾。J
5、西汉大理财家桑弘羊奏议王朝实行“均输”、“平准”
6、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政府对资产阶级不应课以重税,应实行轻税政策。
7、凯恩斯主张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
8、萨谬尔是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9、财政政策工具实际上就是财政杠杆的运用,如赢余、赤字、补贴、贴息、税种、税率等。
10、任何国家的财政分配活动都是凭借国家权力进行的,国家权利包括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
(1)奴隶制国家,同时并重行使两种权力。(2)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凭借政治权力。(3)社会主义国家,既凭借政治权力又凭借财产权力。
二、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产品分配前应有六项扣除:(1)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4)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5)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6)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两点说明:(1)在各项扣除中没包括国防费用。所以,应在社会消费基金中增加国防经费项目。(2)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社会不再存在商品经济了,但实践证明,仍然存在商品货币经济。
2.社会总产品扣除和分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形成社会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3.财政再分配国民收入遵循的科学顺序。(P79)
4.按科学顺序分配社会总产品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正确理解满足消费需要和增加积累的辨证关系。(2)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积累消费比例。J
5.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运用国家权力,在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过程中所表现的以国家主体的分配关系。
表述要点:(1)财政与国家存在内在联系。(2)国家权力包括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3)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J
6.财政的范围是指凭借国家权力由各级政权进行财政分配活动涉及的范围,不包括国有经营,集体运用法定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7.国家预算是我国财政体系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集中性财政资金的收支分配计划。通过国家预算集中分配的财政资金是国家执行职能的主要财力保障。
8.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他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9.国家预算体系的构成,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分相适应,原则上凡是一级政权都应一级独立的预算。
10.预算外资金——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它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
11.预算外资金不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专用基金、税后利润不属于财政性的预算外资金。
12.财政的职能。基本职能仍然是分配职能,进一步分解为:(1)资源配制职能(2)调节收入分配(3)宏观经济调控制能(4)监督职能
13.为什么需要政府参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用财政行使职能进行分配和调节?L
答:(1)非政府投资主体具有盲目性和局限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主体主要是各类企业,其盲目性表现在:企业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准确的信息给企业以误导,使企业投入不同产业的资金导致产业结构失调,从而影响资源配置,其局限表现在: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追求更大的盈利,而不原顾及维护社会再生产共同条件和社会发展的投资。(2)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宏观经济整体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了政府必须参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并弥补非政府主体资源配置的缺陷,创造经济和社会事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和社会环境。J/L*
14.简述财政资源配置的含义?
答: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与政府职能转换相适应的。其含义主要是:(1)为社会再生产既宏观经济运行创造共同条件,为社会提供所谓“公共产品”,是财政的重要职能。(2)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积累、消费比例关系。(3)调节产业部门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调节投资结构;二是调节产业部门和企业的资产存在。(4)各级政府行使资源配置职能。各政府实现这一职能,必须具备一定的财权和财力。
15.简述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答:按西方用语说,既公平分配职能。主要是指调节企业利润的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使其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合理分配。(1)调节企业利润分配,对国有企业而言,在于正确确定企业利润上交比例和上交形式,一般情况下,应实行利润上交和征税同时并存形式。(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同时,还允许其他分配方式作为补充。如股息、红利等。J
三、财政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
1、财政与生产的关系(了解)P98
2、财政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特征(1)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全方位、多层面调控。(2)采取不同调节方式,或运用不同调控手段。P117
3、财政调控的经济条件?
答:(1)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财政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必须具备必要的财力。因为只有具备必要的财力才能有效地驾驭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2)适当集中财力——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例。(3)建立有效实施经济调控的财政体制。主要有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4)建立和完备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J p124
四、财政收入
1、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是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
2、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包括c、v、m三个部分。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总产品中的m部分,既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为社会创造的纯收入。
3、财政收入的构成(1)各项税收(2)国有资产收益(3)专项收入(4)其他收入
4、税收——是凭借国家权力,结合发挥其经济杠杆的诱导作用分别设置税种,规定税率,按照法律程序以无偿原则强制课征的财政收入。
5、税收的分类:(1)按课税对象分:1、流转税类2、所得税类3、资源税类4、财产税类5、特定行为征税类
(2)按计税依据分:1、从价税2、从量税
(3)按税收收入归属分:1、中央税2、地方税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按税收管辖权分:1、国内税2、涉外税
(5)按税收能否转嫁分:1、直接税(不能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2、间接税(能将税负转嫁他人,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6、按课税对象分类的税种有:(1)按流动转额征税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盐税、关税;(2)按所得额课税的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牧业税
(3)按资源、财产和行为征税的有:资源税、房地产税、特别烧油税、建筑税。
7、国有资产收益——是现行的国有企业缴纳所得税后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P162包括什么?
8、专项收入——指具有特定来源,按照特定目的建立,并规定有专门用途的收入。
9、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
答:(1)利益兼顾原则(2)增产节约,开辟财源的原则(3)正确处理筹集收入和发挥经济杠杆功能的原则(4)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
10、影响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因素:
(1)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和制约(2)国家分配政策和财政收入表现形式的影响(3)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变化的影响和制约(4)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11、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适度标志:
(1)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行使职能(2)保证国家必要的宏观经济调控财力(3)有利于正确形成国家与有关各方合理的分配关系
1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区别:
答:从核算范围看,社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是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除计算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外,还计算各种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科研以及金融保险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也计算他们创造的价值。
五、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程序规定课税对象和方法,以强制无偿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它体现国家与有关阶层、阶级集团、居民等各方面的分配关系。
2、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
3、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实施利改税之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上升,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结构从而也发生巨大变化。(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经济运行需要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方式,为此需要建立完整的调整体系,税收调节是整个经济调节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税收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税收在调节劳动者收入水平、消除或缓解个人收入悬殊、分配不公等现象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为重要。税收是政府贯彻分配政策,实现分配相对公平的重要经济杠杆,而且税收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经济杠杆不可替代的。J*
4、税制基本要素:(1)税种(2)纳税人(亦称纳税主体)(3)课税对象(亦称课税客体)(4)税目(5)税率(6)纳税期(7)纳税环节(8)违章处理
5、纳税人——在税收条例上叫纳税义务人,指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负人——既负责向政府税务机关,纳税者并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负担者,因为税收存在转嫁问题。
6、课税对象,既课税的依据,如为什么物品课税,对它的哪一部分课税,或对哪一部分收入课税。
7、税率——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的比例:(1)比例税率——不论课税对象数额大小,都按占总额相同比例征收。
(2)累进税率——既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大小而高低不同。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3)定额税率——既对单位课税对象所规定的固定税额。
8、建立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1)经济发展和培育财源相结合(2)发挥税收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3)国家需要和量力负担相结合(4)区别对待,合理公平负担(5)简化税制原则(6)合理分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的原则。
9、第一步改税1983年;第二步改税1984年
10、利税分流改革——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除以所得税形式上交部分外,再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上交财政;同时改革企业还贷机制,取消‘两资’等不规范的分配方式。
11、增值税改革。增值税实施范围扩大,包括整个生产环节、进口环节、零售环节以及加工、修理修配业务纳入征收增值税范围。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12、价内税——既增值税寓于销售价格之中,以含税价设计税率征收。
价外税——改革后的增值税将增值税置于销售价格之外,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设计税率征收。
13、改革后新的增值税税率定为17%
14、销售税的征税范围:(1)是一些过度消费对人体健康不利,对生态环境,社会秩序造成危害的产品。如:烟、酒、酒精、鞭炮、焰火等。(2)是多数人无财力享用的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名贵首饰、珠宝、化妆品等。(3)是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4)非再生能源产品。如:汽油、柴油。(5)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如:汽车轮胎、护肤护发品。
15、营业税税目共有9个,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注:与增值税区分)
六、公债
1、公债产生的条件:(1)政府支出的需要(2)社会上存在闲置资本——借贷资本
2、公债——就是国家各级政府债务及负债。
3、地方政府不能独立发行公债
4、公债属于国家信用范畴,是国家信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又属于财政范畴。
5、(1)国家作为债务人以信用形式筹措资金的主要形式:1、国内发行债券、国库券、建设债券,在国外发行债券等。2、向本国国家银行借款。3、国家向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借款。
(2)国家作为债券人提供信用的主要形式:1、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其他贷款。2、国家财政向外国提供贷款。
【结尾】以上是关于“中财财政学串讲资料”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河南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