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备考指南>

现代文学作品内容(第三单元)

时间:2019-06-23  作者:河南函授|成教|成人高考|成人教育|自考网
  第三单元 精读散文
  
  《寄小读者(通讯七)》
  
  简析:
  
  1、本篇赞美母爱、童真、大自然的主题。
  
  “爱”曾经是冰心创作的最高境界,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她早期作品的三个基本主题,本篇散文也体现了这一基本主题。
  
  作品上半半篇是海上三日生活的记录。作者热爱大海,童年时代与大海耳鬓厮磨了10年,所以她笔下的海景十分抚媚动人。她写了夕阳斜照下粼波变幻的空灵妙景,写了繁星闪烁、波涛吟啸的海空夜色,写了神户港口的灯光、星光、月光的交相辉映,还写了海上三日虽有童心来复的飞扬和快乐,然而总断不了乡思离愁的凄恻和怅惘。
  
  下半篇主要写慰冰湖的景致和作者的感受。湖上的明月和落日,湖上的浓荫和微雨,湖中各色树叶的倒影,以及柔如不胜桨的湖水,艳冶柔媚,仪态万千。作者爱海,也爱湖,她称慰冰湖为“海的女儿”,这样便把文章的上下两部结合了起来,而融汇其中的既有对童真、母爱、自然的热情赞颂,也有对别离祖国、母亲、亲人的感伤情怀。
  
  2、本篇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抒情特色。
  
  冰心的作品展现了纯洁真挚的感情,并善于融情致于景物之中,使情景相生并存,水乳交融,在幽静绚面的景物的描绘中,为作品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在作品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凄侧缠绵的送行场面,那“痴绝的无数的送别者”,他们“在最远的江岸”遥望着即将离去的亲人,终于船启动了,送行都与旅者渐渐消失在对方的视野中……人生最伤别离,这段依依难舍的分别场景的描述,催人泪下!那“终于断绝的纸条儿”系着人们不愿分离但终将各分两地的难以排遣的哀伤,感人肺腑。在海上三日的生活中,作者对海景的描绘令人流连忘返,有一望无际的粼粼的微波,有夜晚银星闪烁的海空夜色,有月光、星光、灯光交相辉映的璀璨世界,如此神秘壮观的迷人景色,牵动着作者的离愁、别恨和思念亲人的沉重感情。越是在水光山色的感触下,越是增强了个人远离亲人的孤独感。美景与感情的描绘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秋夜》
  
  简析:天空、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各自特征及其象征性意蕴。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作品中“夜的天空,奇怪而高……闪闪地shan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一段既是秋夜天空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又巧妙她通过拟人的手法勾勒出夜空的丑恶神情,暗喻出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残忍、冷酷。作者着意刻画的小粉红花是一弱小者的形象。小粉红花受着繁霜的打击折磨已经濒于绝境,然而却还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想着温暖的春天会到来,梦想着“瘦的诗人”会为它洒下同情的热泪,并且告诉它“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它从这一梦想中得到了安慰。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小粉红花就是靠着对未来的梦想支持着自己的生存。作者对于小粉红花的描绘,很符合当时许多青年知识分子的状况。他们面对强大的黑暗现实,既想反抗又缺乏勇气,既向往未来又感到前途渺茫,受着难忍的苦痛却又经常表现出软弱和动摇。作者对于小粉红花一样的广大青年是有所批判的,但更多的是同情,是肯定的,是支持。作品中小青虫的形象,是为追求光明而英勇献身的正面形象。尽管作者对它的幼稚、天真、鲁莽以及带来的所谓牺牲,是很不赞成的,但从散文诗的意境和作品的发展脉络来看,作者对小青虫总的来说还是赞赏的,因为现实需要的是“不问成败而要战斗着的人们”。鲁迅对于小青虫的描写十分细腻,饱含着深情,活着的表示敬意,死了的表示祭奠。他是多么地希望小青虫们也能象枣树那样成熟起来,进行更有力的战斗啊!鲁迅对于小青虫的态度同他当时对待有朝气的青年们的态度是一致的。
  
  象征性形象,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此不宜过于指实,以免牵强附会,或限止了形象的更广泛的意义。读者可在理解形象特征及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体味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联想,把握作品的意义。
  
  论述:
  
  1、分析枣树形象的特征及其象征性意蕴。
  
  作品对枣树的赞美,是全篇的核心。枣树饱经沧桑,它虽然也受着夜空的摧残,但他毫不动摇,他不是靠幻想来支撑自己,而是执着于现实的战斗,“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是“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shan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而且“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shan着许多盅惑的眼睛。”这是一个清醒的战斗者的形象!作者在赞美枣树韧战精神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某些苦闷的心境,枣树是孤独的,而且带着“皮伤”,虽然不顾一切地在与夜空搏斗,但对于前途也看得不甚明白,这正符合1924年前后作者的思想状况。枣树的形象,既是作者对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
  
  2、分析本篇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秋夜》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作品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这些形象不是干巴巴的自然景物的堆积,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改造,以能够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具体可感的象征体形式体现出来。
  
  《秋夜》巧妙地将哲理隐藏在充满诗意的抒发中。鲁迅笔下的天空、月亮、星星、恶鸟、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无不闪烁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或激起人们的憎恶,或唤起人们的同情,或启迪人们去思考。作者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索的诗的意境。《秋夜》在语言运用上也比较适应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需要。为了使语言更加符合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鲁迅特意选择了许多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读后掩卷,那shan着冷眼、洒满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瑟缩着作梦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丁咚作响的小青虫……都还在眼前活动着,仿佛触手可得。
  
  《春末闲谈》
  
  简析:
  
  1、细腰蜂形象在本篇中的作用。
  
  说理形象化,是鲁迅杂文的重要艺术特点。本文暴露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黄金世界的理想施行种种麻痹术,以自然界中的细腰蜂作比,分析其同异,揭示其实质,显得生动形象,新鲜贴切。细腰蜂形象是昆虫界一个十分残忍的凶手形象。细腰蜂用神奇的毒针,螫中小青虫的运动神经,使其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不死所以不烂,不活所以不动,因而小青虫的躯体便成了细腰蜂幼子理想的寄生之处。鲁迅从这一昆虫世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人类社会与之匹配的某些相似性。一切统治阶级所热衷于的愚民政策便是那细腰蜂毒针,他们“恨不得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得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服役。”只可惜那愚民政策收不了毒针的功效,因而他们终无法禁锢人们的思想。作者将细腰蜂和反动统治者做比较,分析其同异,揭露其实质,不但深刻暴露了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黄金世界的理想施行种种麻痹术,更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新鲜贴切,增加了说理形象化得特点。
  
  2、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特点。
  
  文章题名“闲谈”,思路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细腰蜂和青虫的传说,中外古今各种事例信手拈来,引用自如,显示出作者渊博的学识,使文章具有丰富的知识性。丰富的知识通过趣味盎然的事例和生动风趣的语言,使文章更富理趣性,令人在开颜一笑中受到思想启示和感情陶冶。如文章开头关于细腰蜂捕捉小青虫情景的描写,“被衔着腾空而去,坐了飞机似的”,“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象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有趣。
  
  3、联系有关段落,简析本文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的特点。
  
  幽默风趣的语言、成功运用的反语在文章中比比皆是。文章开头就很别致:写盛夏细腰蜂衔捉小青虫之情状,显得幽默风趣。后来法国昆虫学家发布耳揭开了昆虫界这一诡秘现象的真相,不是什么“慈母教女”,而是细腰蜂杀死小青虫,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几个考据家的“异说”。作者接着用反语说道:“但究竟是夷人可恶,偏要讲什么科学……搅坏了我们好梦”。故意用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发议论,不仅与全文幽默格调一致,同时也加强了讽刺议论力量。又譬如关于无头世界的描绘,作者发挥了充分的想象,文笔简炼犀利,寓意精巧深刻,在轻松之中显出深沉的含意,这就是鲁迅幽默之功力。鲁迅的幽默,确实是对生活含笑的讽刺,在笑声中提出严肃的问题。
  
  论述:分析本篇的思想。
  
  《春末闲谈》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作者从细腰蜂捕获春虫这样一个自然界极其平常的小事入笔,对古今中外统治者奴役人民,想尽一切办法禁锢和麻痹人民,妄想永远作威作福的卑劣行径给予了尖锐的批判和无情的嘲讽。作者列举了我国古代圣人的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近代学者的进研究室主义;外国统治者的不准集会、不许开口等等,彻底揭开了古今中外统治者以各种手段禁止人们思想的真正面目。同时,作者也以历史事实进一步论证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是不会得逞的,人民的头脑是清醒的。最后引用陶潜的诗句指出被治者“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表现出对人民的力量、人民的反抗斗争精神的热情赞颂和乐观主义态度,宣告了统治阶级的最终灭亡。
  
  《荷塘月色》
  
  理解: 1、本文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不宁静心情。
  
  作者写《荷塘月色》,正值1927年蒋介石叛变,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他的压抑、沉闷的感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
  
  2、作品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
  
  文章结构缜密细致,以“ 背着手踱着”尽情受用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至荷塘复又归来,使内在思绪的复杂变化从空间顺序中得以表露。作品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再写荷塘的四周,最后穿插古书记载,追忆江南采莲的风俗,观察细致,想象丰富,层次分明。描写荷塘,由表及里,不仅写了看得见、嗅得着的荷叶、荷花的形态、色彩和清香,而且写了想象中的花叶覆盖下的脉脉的流水;不仅写了静态的荷叶、荷花的多姿多彩,而且写了微风过处,摇曳颤动的荷叶、荷花的生动优美。描写月色,则紧扣荷塘及其周围的特征。月亮是在丛树围抱着的荷塘上面,透过云层,隔了树木,“所以不能朗照”;“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具有朦胧迷人的特有风姿。描写荷塘的四周,由近及远,写了丛生的树木和树梢上一带远山的背景……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论述:分析某些写景段落(如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描写层次和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与叶的韵味、活力;运用通感手法,化嗅觉为听觉,使荷塘的缕缕清香渺远、悠长,沁人心脾。
  
  第五段,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加以形象化的表现,运用通感手法,使得月影有名曲一般的和谐韵味。
  
  第六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由远近高低的树木组成的写意画。这三个自然段,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尽了月下荷塘的种种景色。
  
  《一种云》
  
  识记:瞿秋白著有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简析: 1、本文的主题思想。
  
  《一种云》写于1931年。它以瞿秋白特有的昂扬的战斗风格,揭示出旧中国的无比黑暗,呼唤着革命胜利的前途。作品中,作者怀着强烈的战斗激情,在痛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军阀混战以及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同时,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他告诉人民,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顽强不屈的与敌人斗争到底,才能推翻黑暗的统治,挣脱灾难深重的命运。文中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充溢着对未来、对光明前程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
  
  2、本文以象征手法表现主题思想的特点。
  
  文章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一连串的象征,加以有机的组织安排,简洁生动地表现出主题思想。它先描绘阴云遮蔽下的人间,将人间的种种不平,各派反动势力对人民的压酷压榨,比喻为自然界的乌云、惨雾;再写天际刚刚出现的虹,开始响起来的雷电;最后预示必将有惊天动地的霹雳,那便是大规模的人民暴力革命的到来,它将冲破层层乌云,拨开愁云惨雾,迎来灿烂阳光。全文似乎都是描绘自然景象,但几乎所有的景象,各各是某一种社会力量的象征。因此这篇杂文虽只有短短六百余字,却高度概括地、鲜明地暴露了旧中国的无比黑暗及其根源,显现了复杂的阶级关系,揭示出唯有以人民的革命暴力才能改造中国的真理。
  
  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简洁生动地表达出主题思想,增强了文章磅礴的气势。
  
  《雨前》
  
  识记: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
  
  理解:本文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绪。
  
  作品的第三、第六自然段写到了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春雷和春雨,以隆隆有力的搏击在山谷间回响,“春之芽”被惊醒“而怒茁出来”,“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写得辽远悠然、生机勃勃,与文章中北方的天候、景物形成鲜明对照,这既是借乡愁慰藉自己,也寄寓着诗人对理想、对美好的天候的深情向往。而希望“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荫来覆荫我自己”,也正是尚未走上革命道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的一种心态。
  
  简析:
  
  1、本文对北方雨前自然天候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绪。
  
  《雨前》创作于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进攻华北的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期。作为一位爱国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沉浸在无限的忧愁与痛苦之中。在这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国民党不仅不采取抵抗,居然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这更使作者为民族的命运而担忧。《雨前》正是通过对北方雨前的各种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复杂沉郁的感情融入景致之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北方雨前的景色是:灰色的天空、干裂的土地、飞扬的尘土、憔悴的柳条以及烦躁的鸭子,而“我的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星,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作者正是以密云不雨的沉闷压抑的气候影射现实社会,表达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失望又没有找到出路的那种忧郁感伤情绪。
  
  2、本文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雨前》是一篇美文。它如诗如画,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景致特别的图画,又给我们营造了情思缠绵的诗的意境。全篇几乎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传神的描绘,作者用词准确洗练,善于选用富于色彩的词藻写景状物,构成鲜明生动的动态画面;而对故乡的怀想,写得情思缕缕,诗意盎然。全文在优美的形式中含着深刻的意蕴,显示出一种清新隽永的韵味。
  
  《雨前》
  
  识记: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
  
  理解:本文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绪。
  
  作品的第三、第六自然段写到了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春雷和春雨,以隆隆有力的搏击在山谷间回响,“春之芽”被惊醒“而怒茁出来”,“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对南方故乡春雨的怀想,写得辽远悠然、生机勃勃,与文章中北方的天候、景物形成鲜明对照,这既是借乡愁慰藉自己,也寄寓着诗人对理想、对美好的天候的深情向往。而希望“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荫来覆荫我自己”,也正是尚未走上革命道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中的一种心态。
  
  简析:
  
  1、本文对北方雨前自然天候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绪。
  
  《雨前》创作于东北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进攻华北的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期。作为一位爱国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沉浸在无限的忧愁与痛苦之中。在这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刻,国民党不仅不采取抵抗,居然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这更使作者为民族的命运而担忧。《雨前》正是通过对北方雨前的各种自然景物的描写,将复杂沉郁的感情融入景致之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北方雨前的景色是:灰色的天空、干裂的土地、飞扬的尘土、憔悴的柳条以及烦躁的鸭子,而“我的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星,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作者正是以密云不雨的沉闷压抑的气候影射现实社会,表达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失望又没有找到出路的那种忧郁感伤情绪。
  
  2、本文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雨前》是一篇美文。它如诗如画,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景致特别的图画,又给我们营造了情思缠绵的诗的意境。全篇几乎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传神的描绘,作者用词准确洗练,善于选用富于色彩的词藻写景状物,构成鲜明生动的动态画面;而对故乡的怀想,写得情思缕缕,诗意盎然。全文在优美的形式中含着深刻的意蕴,显示出一种清新隽永的韵味。
  
  《鹰之歌》
  
  简析:
  
  1、本文的主题。
  
  《鹰之歌》抒发了对被反动派残酷杀害的女友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作为全文中心的那个忧愁的故事,作者并不重在对事件过程的具体叙述,而是以抒情的笔调,含蓄的手法,抒写了“我”在那个希望变为失望、光明变为黑暗的动荡的年代里的忧愁凄伤,以及由女友而忘却忧伤、感觉奋兴。对女友,也不交代她的身世事迹,而着重写了她对鹰的赞美。“鹰有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暗里飞”,女友的对鹰的特征的概括、评价,也正是女友的性格、精神的赞歌。可是,曾经像鹰一样的女友,最终却牺牲在敌人的枪弹下。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以对“鹰”的赞颂来抒发对女友的思念。《鹰之歌》是旧世界的叛逆者的赞歌,是在黑暗的逆境中也仍然展翅奋飞的顽强的革命战斗精神的赞歌。
  
  2、作品开头对南方黄昏的描写的艺术特点和作用。
  
  作品开首就以浓墨重彩描绘南方美丽的黄昏:“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欢笑着的海水送着夕归的鱼船”,垂着长须的榕树老人“在夕暮之中作着冗长的低语”,而晚天的背景是赤红的,一切都在夕阳的照耀之下。随之出现的是“鹰在赤红的天空之中盘旋,作出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可见,作品开首对南方美丽黄昏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背景气氛,为后来对“鹰”的歌唱奠定了情感基调。同时,在语言描述上,作者常以“黄昏……”、“南方……”、“ 晚霞……”分行排列的句式出现,使文章富有节奏、韵律与美感,那情调悲壮、富于象征意蕴的动人画面,也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诗的韵味。
  
  论述:分析鹰的形象。
  
  鹰是作品中重点描绘的形象,这一形象具有象征意味。“鹰有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能在黑夜里飞。”作者描绘鹰的健壮,它敢于向黑夜搏击,它那“嘹亮而清脆的歌声”,“如同一个信号”,“会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兴奋”。这里,鹰的形象实际上是象征着作者的为革命献身的女友,象征着一切敢于同旧世界顽强抗争的英勇战士。
  
  《囚绿记》
  
  简析:本文的行文线索。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恋绿-囚绿-释绿- -念绿,其中“囚绿”是重点,也是惊人之笔。全文构思精巧,从南窗外的绿枝和绿影写起,写到牵绿、囚绿、放绿、思绿,创造了新文学史上的独创性的构思。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将“绿”拟人化了,写出了她的朝气、执著向阳的精神及其坚贞不屈的性格,在这种对绿的描写中,又始终饱和着作者的感情、思绪和愿望,将文章融进了诗的韵味,又富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读来更觉亲切动人。
  
  论述:分析常春藤的特性和它所体现的象征性意蕴。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从而,文章引申出更深层的意蕴: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
  
  同时,常春藤形象也象征着作者自己的品格。作者本人就是因坚持在抗敌文化工作岗位上,而被日本敌特机关逮捕、杀害的。
  
  《风景谈》
  
  简析:本文吸取电影手法的艺术特点。
  
  借鉴电影手法是本文的一大艺术特点。所谓电影手法一般而言,是指注重画面感的营造和画面间的组接,注重色彩和光的运用,注重画面与音响的融合。而本文基本上具有了以上这些艺术要素。作品集中描绘的有六个场景,画面感都很强。如延安远远的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下晚归的种田人的剪影;在背山面水的衬景下,一群“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劳动归来的场面;在晨曦中,在山峰上,小号兵喇叭上迎风飘动的红绸子等。作品在色彩与光的运用上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猩猩峡外一望无边的黄色沙漠以及太阳强烈的返光;值勤战士枪尖上刺刀闪着的寒光;夕阳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跌在石上的河水“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作品中的六个场景由一个主题统率,场景描写中融进议论和抒情,犹如电影的解说 词,并起到穿针引线作用,把六个镜头有机组接,层层递进,融为一体。
  
  论述:
  
  1、分析本文的思想。
  
  1940年5月,茅盾从新疆返内地,途经西北高原,在延安参观访问和讲学,看到延安军民崭新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深受鼓舞,写就了本文。
  
  作品名为“风景谈”,但自然景色只是作为背景,突出的是人。作为自然风景,作品描写的一些场景是很一般的。但是,在这些场景中,因为有了人的活动,尤其是有了“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一般的甚至是灰色无生气的场面就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机,就构成了意蕴深厚、美妙无比的风景。作者反复强调,人是“风景”的构成者,“人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作者尤其赞叹清晨山峰上的小号兵和荷枪战士的“风景”,称颂他们是“ 民族的精神”之“化身”,“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作品正是以谈风景为名,赞颂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战斗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生气勃勃、充实而有意义的新生活。名为风景谈,确也是一种深刻有意义的“风景”理论。
  
  2、 分析本文含蓄的艺术特色。
  
  含蓄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文章创作和发表于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因此作者不便说出那“黄土高原”是哪儿,那山是什么山,河是什么河,那活动着的人们又都是谁。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里绘制的是解放区人民的劳动、学习、生活的图画,是写的陕甘宁边区延安,是延安的劳动者,鲁艺的文化人,延安的抗日青年、干部和战士,是对朝气蓬勃的革命圣地延安的礼赞。含蓄更表现在名写景,实写人,以景衬人。含蓄还表现在,作者抓住延安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平凡不过的一些场景,以小见大,表现了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歌颂了延安的新人、新生活、新精神,蕴藉深厚,有着浓郁的诗意和深邃的哲理。
  
  《爱尔克的灯光》
  
  理解:
  
  1、“长宜子孙”四字的含义和作品对它的剖析,分析文章由此而展示的两种对立的人生道路。
  
  “长宜子孙”是一种带有封建色彩的旧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主张长辈应为小辈着想,努力建立一份家业,使子孙们能在自己的福荫下,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在继承财富的同时,也保留下大家庭的封建伦理传统,从而使长辈开创的家业得以流传。作者不仅不认同“长宜子孙”这一观念,而且从自己姐姐以及许多年轻人的悲剧中,清醒地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青心灵的发育成长;并且“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享乐上面。”当然,作者高兴于自己走上了冲破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道路,认为这才是一条光明之路。
  
  这里,文章展示了两种对立的人生道路:一条是被作者否定的“长宜子孙” 的道路,另一条是被作者所积极追求的、冲破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光明之路。
  
  2、“心灵的灯光”的含义。
  
  文章结尾处,作者将要离故居而去,忽然他“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是又一种灯光。它显然不是爱儿克的灯光,“我那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着我应该走的路。”可见“心灵的灯光”是作者离开故居时的突然顿悟,是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十八年后作者回到了家乡,他所看到是“反而在我心上添加了黑暗”的故居的灯光,和令人十分伤感地联想到的姐姐爱儿克的灯光。但作者并不使自己的情感囿于这恨和爱之中,他要提升,他要超越,于是他从前两种灯光中顿悟出真正照耀人生道路的“心中的灯光”。
  
  简析:“爱尔克的灯光”所包含的复杂的象征意蕴及其艺术作用。
  
  作品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本文的题目,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蕴。“爱尔克的灯光”原是欧洲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哈利希岛上,姐姐爱儿克每天夜里都在窗前点上灯笼,用这灯光为她航海在外的兄弟指路,然而她至死也没能等到弟弟归来。这个传说是讴歌姐弟深情、表现游子归乡情思的,恰与作者返乡念姐之情相契合,因为作者的姐姐也是没能等到与弟弟相见的那一天,在封建家庭中“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文章很自然地将它引来作为感情线索。在这里,爱儿克的灯光就是姐姐窗前的灯光。它是照路的灯,蕴含着姐弟之间纯洁深厚的感情;它是希望的灯,寄托着姐弟所认同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它也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使我深深体味到物是人非、人生艰难的悲凉。
  
  “爱尔克的灯光”,在文中反复出现,既和作者要写的姐姐的事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又集中代表了作者对某些人生哲理的思考,统领全文,成为文章的“文眼”。灯光使文章充满诗意,使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得到生动形象的表现;灯光还成为本文的线索,尤其是爱尔克的灯光,贯串始终,把不同地点、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串联在一起,最后则以心灵的灯作结,体现了作者思想和感情的推进和深化。
【结尾】以上是关于“现代文学作品内容(第三单元)”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河南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自考网。

本文地址:http://www.hncjzfdxzk.com/article/1217.html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