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概括:即对一类事物的特征与联系进行分析、比较、区分出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进而将本质要素整合为科学概念或命题。
52、在教材的概括过程中,(变式)与(比较)的运用非常重要。
53、人们通常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54、记忆一般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5、知识的应用:广义的知识的应用指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客观现实中的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狭义的知识应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所领会的教材上的知识解决问题课题的过程。这一过程又称(知识的具体化)。
56、知识的应用或具体化包括(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四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环节。
57、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已有知识的准备、心智技能的掌握以及教材结构)是影响知识学习的四个重要因素。
58、技能:指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技能可相应地分为两类(*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59、*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作活动方式。
60、心智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61、*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哪四个阶段?
答:(1)*作定向,它是*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
(2)*作模仿,它虽然是*作技能掌握的必要前提,但*作技能的实际掌握,却是从(模仿)开始的。
(3)*作的整合,它在反复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将构成*作技能的各个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作练习,*作的熟练是*作技能掌握的最高阶段。
62、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作和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
63、什么是原型定向?
答:原型是指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心智活动的原形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即“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作活动程序。心智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直观示范及讲解。
54、什么是原型*作?
答:原形*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作方式付诸执行。在原型*作阶段,心智活动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
55、什么是原型内化?
答:原型内化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在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
56、无论*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是在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
57、简述什么是练习曲线?
答:技能形成的进程可由练习曲线来描述。练习曲线又称学习曲线,它是对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练习曲线有三种典型形式:(1)每次练习所需时间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2)每次练习中的错误数量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3)单位内完成的工作量随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多。
58、技能在练习过程中的各种特点是什么?
答:(1)在大多数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
(2)在有些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
(3)有时,练习的进步在妆期、中期和后期不一致;
(4)在少数情况下,练习的进步步调一致,无明显的快慢之分;
(5)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
(6)在各种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成绩有时会出现明显的起伏波动,即有时进步,有时停滞,有时退步。
59、什么是高原期?高原期形成的主要两方面原因是什么?
答: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有时甚至稍有下降,即出现了“高原期”。高原期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兴趣降低、身体疲劳;(2)练习方法不妥当,不适宜某种技能的练习。为此,克服高原现象,既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改变原有的练习方法,代之以新的活动方式或方法。
60、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称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结尾】以上是关于“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6”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河南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