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备考指南>

心理实验设计复习串讲资料4

时间:2019-07-01  作者:河南函授|成教|成人高考|成人教育|自考网
  第四章 心理物理学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
  
  1、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所处理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觉阈限的测量,另一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
  
  2、自从20世纪50年代坦纳和斯威茨把信号检测论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来,又为心理物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力工具。
  
  3、费希纳定律的前提有两个:①假定韦伯比例在强弱不同的刺激水平上都是恒定的;②在所有刺激强度水平上的j.n.d都是相等的,即主观的刚刚感到的差别在不同刺激水平上都是一样的。
  
  4、SDT提出两个假设。一个认为,重复呈现同一刺激并不产生相同的感觉量。另一个认为,被试在决定某一个感觉是由信号或噪音引起时,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判断的,这个判定标准还可以受SN呈现的先定概率和对反应的奖惩办法两个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5、与经典的心理物理学不同,信号检测论可以将人的感受性和其判断标准区分开来。
  
  6、在信号出现的概率保持恒定的情形下,奖惩办法导致被试不同的动机水平,最后影响β。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多说信号时,β偏低;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少说信号时,β偏高。
  
  名词解释:
  
  1、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并使之数量化的一个心理学分支。费希纳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心身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
  
  2、感觉阈限-我们能感觉到的只是刺激系列中的一小段,因此就产生了感觉阈限的问题。
  
  3、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作绝对阈限。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4、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作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j.n.d)。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增量。
  
  5、韦伯比例-1846年韦伯发表了他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T/I=K这个等式表示。其中△T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K是小于1的一个常数。K也叫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6、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的刺激是按大小顺序呈现的,有递增和递减两类系列,刺激间的变化很小且间距相等。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递减系列),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递增系列)。
  
  7、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这几个刺激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这个方法常以被试对不同刺激觉察的次数在该刺激呈现的总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作次数法。
  
  8、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9、习惯误差-就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当刺激和感觉早已发生了变化,被试还以先前的感觉来报告。
  
  10、期望误差-是指被试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11、时间误差-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成现的,这就可能产生时间误差。
  
  12、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不相等时就会产生空间误差。每对刺激同时呈现也可产生。
  
  13、阶梯法-阶梯法和最小变化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连续进行。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而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了时,又按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实验按这样的顺序继续下去,直至达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为止。
  
  14、主观相等点-不肯定间距的中点被称为主观相等点(PSE)。它的含义是,被试在做比较时,实际上是以62.75in为标准刺激,而不是以规定的64in为标准刺激。
  
  15、相等地带-上限与下限之间叫做不肯定间距(I/U)或叫做相等地带。
  
  16、直线内插法- (x2-x1)(y-y1)
  
  x=x1+- 优点是简单易算,但不够精确。
  
  (y2-y1)
  
  17、平均Z分数法-平均Z分数法可以避免直线内插法的缺点,因而提高了结果的精确度。这种方法首先要求把实验结果的P值比例转换为标准分数即Z分数,这可以通过P-Z转换表来获得。
  
  18、最小二乘法-比平均Z分数法更为精确的方法。用最小二乘法做直线时,要先确定直线方程:Y=a+bX中的a和b.
  
  19、心理量表-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20、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一个顺序。
  
  21、等距量表-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因此它只能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
  
  22、对偶比较法-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逐对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在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某种特性更明显。若有n个刺激,一共可配成n(n-1)/2对。
  
  23、等级排列法-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它要同时呈现所有的刺激,让被试根据一定的心理特点,将其中最优的刺激排在第一位,把最差的刺激排在最后,其他刺激依次排在中间,以等级来表示与各刺激相应的心理量的顺序。
  
  24、感觉等距法-是一种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特点是让被试把两个感觉的距离分成几等份。可以同时分成几个等份,也可以用一次分成两个等份的方法,最后分成几个等份。以刺激值为横坐标,以等距的感觉为纵坐标画成曲线
  
  25、差别阈限法-是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费希纳提出,差别阈限(△T)造成了最小可觉差(j.n.d),因而j.n.d可以用作单位来测量感觉量的大小。
  
  26、分段法-是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
  
  27、数量估计法-用数量估计法制作比例量表比分段法简单易行。它要求被试对各种刺激引起的感觉量直接用数字估计。
  
  28、感觉道交*匹配法-斯蒂文斯曾用不同感觉道的交*匹配法来进行实验,以进一步验证斯蒂文斯定律。实验中被试紧握手压力计,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等。
  
  29、费希纳定律-感觉量与刺激量的对数成正比,这就是韦伯-费希纳定律。
  
  30、斯蒂文斯定律-幂定律指的是心理量S(如长度的主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函数,用公式表示即S=kIn.这就是斯蒂文斯提出的幂定律或称斯蒂文斯定律。
  
  31、信号检测论-简称SDT,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SDT实验中常常以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表示噪音。
  
  32、击中-色子游戏的4种情形。当特殊色子是3,被试也以“是3”反应,称为击中。
  
  猜
  
  3 0
  
  特殊色子 3 击中 漏报
  
  0 虚报 正确否定
  
  33、虚报-当特殊色子是0,被试以“是3”反应,称为虚报。
  
  34、ROC曲线-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等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 是在几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35、有无法-这种方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SN和N的差别要比较小,约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
  
  36、评价法-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首先回答有信号或无信号,然后说明我们对回答的确信程度,这就是评价法的实验。用这样的办法,我们就可以把信号或噪音引起的感觉离标准多远表达出来。
【结尾】以上是关于“心理实验设计复习串讲资料4”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河南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自考网。

本文地址:http://www.hncjzfdxzk.com/article/1462.html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