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的本源?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承认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坚持事实在先,新闻在后的基本原理的含义有三:1.有事实才有新闻2.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3.已经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尚未变成现实地猜测和设想不是新闻。
2.新闻的特性?答: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主要特性:一是新鲜。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二是真实。纪实性和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三是及时又公开的传播。
3.新闻的定义?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表明新闻是以新近变动的事实为依据和来源的,强调了事实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前提性和决定性作用。也提示出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的主观精神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人的认识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把握的一种方式。
4.新闻的真实性?答:是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度,具体地说它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个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且以此为基础和前提,从事物总体的联系中通过媒介的连续,全面的报道达到反映时代潮流社会趋势的总体真实。
4.新闻的公开性?答: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的内容是可以公开拓,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信息应该以公开的方式传播给公众。
5. 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答:一报道中的新闻要素必须真实准确;二新闻背景的介绍包括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必须真实;三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思想变化的介绍必须真实,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像代替事实;四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五是新闻的解释要合理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
6. 新闻失真的原因及如何保真?答: 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故意:一是出于片面的政治功利的需要。二是新闻媒体出于商业的目的,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不择手段编造新闻;三是新闻从业人员出于畸形的个人名利观,编造新闻;四是一味追新猎奇的新闻观。非故意包括新闻消息源设置圈套;新闻传播者采访不深入;在新闻的时效性竞争中有的新闻机构没等核实就急于发稿,甚至先于事件发稿;新闻传播者知识素养欠缺;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也是造成新闻失真失实的新的原因。防止和克服新闻的实现象要做到:一进一步完善新闻传播体制,抵御权力和金钱对新闻传播独立公正地位的损害,使新闻传播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不是少数权力持有者和利益集团的工具。二加强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三提高采写编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存,调整知识结构;四建立和健全新闻传播机构的管理体制,树立层层把关的自觉意识。第五建立和健全对新闻传播业的社会监督机制, 尤其是针对新闻失真失实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8.如何为弥补第一时间的丧失确保新闻的新鲜度?答:一是跟踪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二是追索今天的新闻依据;三是挖掘明天的新闻依据;四是揭示新闻事件的丰富复杂的联系,提供重大新闻的细节。
9.新闻与情报的区别?答:一新闻的受众是社会公众,情报的受众则是特定的人和人群;二新闻以“点_面”的模式向社会公开传播,情报常以“点_点”的模式不公开传播;三情报有专业性,新闻具有社会性。
10. 信息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答:信息与新闻紧密相联又有明显差别。共同点是二者都有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对接受者都有未知性, 都能提供新情况和新知识,都能起到消除受众认识不定性的作用;二者在通讯和传播过程中,对接受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区别:一是二者内涵不同;虽然都来源于客观事实,但新闻的来源主要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重点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和认识结果,而新闻只是其中的一种反映手段和认识成果。三是传播手段和作用范围不同:信息传播有多种多样方式和手段,新闻这种信息通过大众传媒传向整个社会,而其他信息则通过另外渠道去高速一定范围内接受者的认识。
11.新闻价值的含义?答:首先客观发生变动的事件,事物是客体,新闻传播者是主体,传播新的信息是主体的需要,以这一需要的满足是新闻价值的核心所在;其次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件,事物对于新闻传播主体需要的满足;再次新近变动事件,事物中所包含的新的信息的分量越多,新新闻传播者来说该事件,事物的新闻价值就越大。
12.新闻价值?答:所谓新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客观标准。
13. 新闻价值的价值规律?答: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的新闻价值由其所含信息量和重要程度来决定。信息量越大,重要程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反之,新闻价值越小; 信息量或重要程度任何一项等于零,其新闻价值等于零。新闻价值规律有三个基本点: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14.为什么说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行为主体?答: 1) 新闻报道者即传播主体是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2) 它分配接受者的注意力,安排社会舆论的议程3) 它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评价表达自己的倾向。辩证的看,报道者的行为不能随心所欲,也具有如下受动性1) 受到事实报道对象的制约2) 受到接受者即受众的制约3) 受到新闻报道者角色定位的制约。
15.新闻传播的模式?答:是一种认识和表述事物性质及基规律的简约方式。新闻传播模式有两大类型:线性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
16.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答:如实又有选择地及时公开传播受众需知又未知的新闻事实的信息。其有五个基本点1.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公开的传播2.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3.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4.传播者作为中介,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受众,唯一的实现途径就是从现有的大量事实中加以选择,既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同时又调整受众的认识和引导舆论;5.传播者的倾向性体现在他们对事实的比较、筛选和陈述中。
17.新闻传播流程五个环节?答:选择事实\加工制作\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
18. 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内容?答:一,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宣传纪律;四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五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六必须坚持改革,讲求新闻报道的艺术,提高宣传水平。
19.新闻传播四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答:四要素即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媒介及新闻受众。进入新闻传播过程后,新闻传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包括一传播者作为把关人,对事实加以选择,采集,制作成新闻,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给接收者;二从传播者与传播内容的角度看,事实决定了传播者选择的范围,而新闻的制作也只能按事实本来面目进行,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捏造事实;三从传播者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看,一方面传播者的传播能力受到约束,任何传播者都不可能离开现实所能提供的媒介而在传播上创造什么奇迹。另一方面传播乾所选择的内容及表达形式也要受到媒介的制约;四从传播者与接收乾的关系看,没有接收者,传播者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也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20.新闻传播模式对传播过程的描述?答:一是新闻传播模式的历史演变。它是随着新闻传播诸要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五种传播模式。在报纸产生前主要经历了直接的线型传播模式,间接的线型传播模式和多向性的T型传播模式;报纸产生后主要有辐射性大众传播模式,放射性小众化传播模式两种。二是现代新闻传播过程模式探讨。1950年怀特提出守门人模式。之后麦克内利于1959年提出了新闻流动模式。另一个对守门人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巴斯,他于1969年提出了新闻流动的“双重行动模式”,将新闻传播分为新闻采集与新闻加工两个阶段。
21.新闻传播的客观性?答:指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以客观,公正,全面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报道,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 存在,要努力摒弃新闻传播乾的主要色彩的介入,自觉避免对客观事物片面的,偏袒的报道。
21. 如何正确理解客观性这一原则呢?答:首先,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事实,体现了从事实出发,尊重事实的态度,其次在理解新闻的客观性时应注意到客观性作为一个标准的相对性;再次我们在充分肯定新闻的客观性时应坚决反对所谓不偏不倚的,超阶级,超集团,超党派的纯客观态度。
22.新闻传播的倾向性?答: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传播活动而暴露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
23. 倾向性渗入到新闻传播的原因?答:一,从新闻工作本身的特点看,新闻报道实际上是充满选择的过程,对事实的选择,对报道形式的选择,对报道角度的选择,选择总是必须有所依据,有不同标准的参照,也就必然有倾向性……二从新闻传播者个体的角度看,新闻是通过传播者的头脑对外界不断变化的事物进行反映的结果; 三从新闻媒介的角度看,不论哪个时代,哪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新闻媒介总是控制在一定阶级,党派,社会集团的手中的;其四从受众需要看,受众的情感需求,受众的理性诉求也决定了新闻报道必然有倾向性……
24.如何正确处理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原则与倾向性的关系?答:首先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正确的倾向性的流露,都是以真实性的获得和客观性原则的遵守为前提的,如果不顾事实,盲目地凭主观意志而造成的所谓倾向性,那只是强加于受众的意志,已不具有新闻的品质。其次新闻的倾向性是隐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的,这种自然而然的流露通常表现在新闻传播者精心地选择事实,选择报道角度,选择报道形式,选择传播时机之中。
25.新闻传播者在采写新闻中处理事实的几种方式?答:一是客观报道。要求传播者做到只需客观叙述事实,不要管个人感情和偏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件有关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交待事实出处和消息来源;言论与消息分开;涉及矛盾双方或多方争议的问题宜搞平衡报道,要注意引用相反消息来源提供的消息。二是调查性报道。从内容上讲调查性报道往往聚集于不义,丑闻或违法活动,常常以政治腐败,税收浪费,有组织犯罪为对象,并且对权力一方有意隐瞒的问题进行独自采访,深入揭露,披露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新闻。其次,它往往以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的方式出现在媒体上;再次是自主性和风险性,由于调查性报道大多涉及社会不公现象,矛头指向握有权力的邪恶势力,因此记者往往有取独立采方的方式逼近事实真相,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有较大的风险性。三是解释性报道。首先它的特点在于解释,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包括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其报道对象多为重大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或国际问题。其次解释性报道通过提供背景性事实来解释新闻事件;再次解释性报道往往意在笔先,用明确的观点来统帅事实的报道,毫不掩饰传播者的意图。四是精确新闻报道。它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采集,加工和报道事实。它需要新闻传播者对社会状况,社会问题有很高的敏感度,以确立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新闻选题。
26.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
答:新闻传播机构的编辑运用专业知识和新闻素养,从众多的新闻稿件中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为它们制作标题,穿插相关资料,设计版面,突显传播的新闻的重点,提示其意义,从而吸引受众的阅听收视,使他们按照一定的秩序接收新闻。
27.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答:一是确立新闻编辑方针,即指新闻传播机构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所进行的总体设计,是对该机构的新闻传播活动应该遵守的总的准则或说宗旨的确定。二是进行新闻编辑策划;三是组织和协调新闻采访;
28. 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编辑工作?答:一是组稿,选稿和改稿。其中改稿包括立主脑,校差错,修饰辞章;二是新闻标题制作。新闻标题具有标出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兴趣,具有评价的作用,第组织新闻内容等作用。三是组版。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各版平面上的布局整体,主要由标题,文稿,图片,空白组成,具有吸引,导读,评价,标志等方面功能。
29.报纸的特点与面临的危机?答:优点:一是报道的深广性。一方面从报纸的容量来说,比广播电视要大得多,另一方面是报纸以文字符号来传达信息,文字本身的抽象性可达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无法达到的深度。二是阅读的灵活性。阅读报纸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灵活掌握,读者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度。三是储存方便……短处一是文字表达不如后者的专用像语言形象,直观和具有亲切感,而且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广播电视则无这方面的限制;二是报纸的传播速度比广播电视慢。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对新闻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新闻具有的大容量,高速度,立体性,互动性,选择性与全球性等特点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
30.新闻杂志的优势?答:首先在于它的综合性,它集文字,图片为一体,既有对某类社会现象,热点问题的综合报道,又有各种新闻背景材料,新闻分析和评论,这种综合性的特征是新闻杂志突出的优势,是其他传播媒介所难以匹敌的。与综合性特点相应的是新闻杂志的报道更加详实,深入,它不以争夺时效见长,而以深度报道,深度透视和分析评论为优势。
31.广播的特征?答:一迅速及时,时效性强;二突破空间限制,渗透性强;三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缺陷:一瞬即逝,过而不留和顺序收听,不能选择。
32. 电视的特征?答:一是视觉为主,视听兼备;二是现场感强,可信度高;三是近距离观赏,亲切而自由;四是综合艺术,兼容并蓄。缺陷:除瞬间即逝,选择性弱之外,还包括它不大容易用画面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事物的内在规律,许多背景材料,电视画面难以展示;其次是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记者赶到现场已经时过境迁,无法拍摄,即使现场拍摄,有的精彩场面稍纵即逝,抓拍不到就无法以重现。
33.新闻纪录片?答:是用电影手段进行新闻报道的大众传播工具,它属于新闻范畴,同时又具有电影艺术的某些特性。它与报纸广播新闻的区别在于它以形象反映客观事实;与故事影片的区别在于它表现的是真人真事。它分为新闻片与纪录片两类。
34.互联网的特征?答: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新型的人类信息交流方式和交往平台,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信息交流系统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二是信息交流资源的分散性和共享性;三是信息交流方式的交互性和综合性;四是信息交流活动的协同性和实时性。
35. 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点?答:大容量,高速度,立体性,互动性,选择性,全球性。缺陷: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由于大量信息垃圾的存在使人们在网上搜寻有用信息的效率降低。另外,在传播内容上网络媒体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抄袭,复制现象严重。再如在信息管理上由于管理的成本南宁市,技术难度过大, 网络新闻的有序局面尚未建立。另外还有带宽瓶颈等问题。
35.通讯社?
答:它是近代报业发展的产物,以专门收集新闻为己任,为报纸提供内容广泛,时间性强,费用低廉的新闻。
36.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答:指新闻传播者将一定的阶级,集团,党派的意志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通过新闻传播活动予以体现……
37. 为什么说新闻传播者承担着嘹望者,监视者的角色?答:首先新闻传播者总是自觉地关注一个时代的新变动,新情况,新事物,以其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勾勒出时代精神的走向,趣味,时尚,引导和促成时代精神的形成。其次新闻传播的社会意识还体现在新闻传播者总是自觉地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和党派,集团服务的。
38. 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及表现?答:是指新闻传播者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将自己的意志,情感,心理,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等富有个性的内容投射于新闻传播活动之中。表现:它往往表现为新闻传播活动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还体现在传播者努力打破传播的条条框框,勇于革新,富于创造的精神。
39.新闻传播者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关系?答:二者并不矛盾。实际上社会的人总是通过个体的人实现的,社会意识也必定通过自我意识折射出,自我意识的突出,个性的强烈,常使社会意识的传达获得更好效果,而社会意识的强化也会使自我意识更为显著。
40.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答:是指新闻传播者明确地意识到受众的顾在,了解受众的特点,自觉地将自己的新闻传播活动看作是满足受众的需要-服务的过程。
41. 受众意识的树立?答:首先要求传播者明确传播关系构成中,传播者对受众的依赖关系,受众越多其影响也就越大,传播的效果就可能越好。其次传播者既无法选择受众也不可能用任何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压力迫使受众就范,只有尽力改善传播质量以赢得受众的支持,对此传播者必须注意要了解受众,传播多样化,传播内容通俗易懂,传播形式生动活泼等。
41.新闻传播者的素质构成的三个主要方面?答:一政治素养。首先是马列主义修养,即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体现在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解和贯彻,对现实政治气候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判断上。另外还包括群众观点;二道德素养。包括一般社会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不能遵守公共道德准则的人也很难有真正的职业道德意识。三业务素养。包括学识,即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见识,即洞察力;基本功即调查研究和驾驭语言;能力即社会活动能力,新闻敏感及很强的观察力。
【结尾】以上是关于“江苏省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1”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河南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自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