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 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答:①策论奏议及史论文章。
②抒情辞赋、记序。
③书札、题跋类文章。
□ 简析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答:①大量地创作了慢词。
②手法上擅于铺叙,结构上讲究技巧。
□ 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好用冷僻典故,押险韵。
②句法奇特,造语奇警。
□ 简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答:李清照是南宋婉约派词人。
①情深意切,表达感情直率。
②集雅俗于一体,精于修辞,造句工巧,叙述自然。
□ 简要说明辛弃疾对词风多方面的开拓。
答:①内在英雄气质决定的豪放风格。
②婉约词风注入了某种骨气。
③有谐谑和反讽的特征。
④在词的形式和语言上也有不少创新。
□ 简要说明陆游诗的思想内容。
答:爱国诗是陆游创作的最主要内容。
闲适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所领略的宦海风波和人生忧患。
□ 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点。
答:①善于以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
②风趣幽默,诙谐洒脱,处处显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
③语言通俗生动。
④诚斋体的不足之处也是由它的特点带来的。
□ 简述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
答:①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②元代政治对杂剧的兴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③元代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促使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④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是促使元杂剧兴盛的重要原因。
□ 简述关汉卿杂剧创作的贡献。
答:①关汉卿以其毕生精力从事杂剧创作,并参加了演出实践活动,促使杂剧艺术体制趋于完备。
②关剧题材广阔,无所限制,丰富多样,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戏曲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③塑造了一大批身分不同、地位不一、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④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 简析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答:①崔莺莺的身份是相国小姐,大家闺秀。
②崔莺莺对爱情的追求和“假意儿”。
③崔莺莺是一个深情的人。
④崔莺莺的恋爱心理是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
□ 简析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
答:①在结构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
②在音韵上用韵更为自由。
③在语言上较为口语化。
④在艺术风格上,通俗、直露、尖新、诙谐。
□ 简要说明宋元话本中爱情题材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答:①描写市井细民的日常生活和普通感情。
②刻画了泼辣、勇敢的女性形象。
□ 简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答:①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②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才能和智慧的化身。
③忠贞的精神和悲剧的色彩。
□ 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
答:①描述了一场人民起义由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②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中贪官污吏的腐朽无能和贪暴横行。
③肯定了反抗压迫和黑暗势力的英雄。
④宋江起义军的反抗斗争,并不以推翻宋王朝为目标,最终只限于反贪官的范围。
□ 简析宋濂散文的成就。
答:①传记文形象、生动。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行文充满感情,对世态有抨击。
②写景文简洁、清秀。秀丽清新、自然生动。
□ 简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
答:①天性自由,不甘心受任何拘束。
②活泼机智,神通广大。
③战胜妖魔,为民除害。
□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答:①它不是在民间传唱的基础上加工,而是经过作者完整构思独立创作的作品。
②作品描写的不是历史或传说的人与事,而是作者耳闻目见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且是通过一个家庭来折射社会,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写家庭生活为主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小说这一派。
③作品笔调冷峻,人物刻画细腻,细节描写丰富,语言生动传神,标志着中国小说史上写实文学创作的成熟。
□ 简析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点。
答:①放纵天外的奇思。
②浓郁激烈的抒情。
③真切本色的语言。
④大胆创新的体例。
□ 简要说明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①感情真挚。
②叙写细腻。
③通俗畅达。
□ 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其意义。
答:①提出抒写性灵,强调作家个性。
②强调文学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③突破复古倾向的樊篱,给文学发展带来新面貌。
□ 简述苏州派传奇在创作上的特点。
答:①讥切时弊、关注现实的现实精神。
②事关风化、劝善惩恶的教化目的。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色彩。
□ 简析洪昇《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悲剧。
答:①肯定杨玉环的嫉妒之情。
②爱情专一理想的扭曲。
③志情理想的虚幻色彩。
□ 简析桃花扇这一道具在《桃花扇》中的艺术作用。
答:①全剧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贯彻全剧始终。
②桃花扇成为侯、李离合和南明兴亡的历史见证。
③“桃花薄命,扇底飘零”,本身就给理想带上悲伤情调。而香君的桃花扇却是“美人之血痕”有强烈的悲壮色彩,表达出这扇子别有韵味,张道士裂扇表达出理想的破灭。
□ 简析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结构。
答:①艺术结构极为精到。
②在人物设计上也别出心裁。
③全剧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贯串始终。
④对于传奇体制也有所创新。
⑤《桃花扇》细针密线,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 简述蒲松龄《聊斋志异》作品中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答:①批判科举制度的不公正。
②揭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
□ 简析《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管家才能和因此形成的特殊地位。
②阴险狠毒与贪婪冷酷。
③八面玲珑,各面讨好。
□ 简析方苞创作的古文理论。
答:①作文当讲求义法。
②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
③语言应当雅俗严谨。
□ 简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①构思奇丽新颖。
②意境奇丽壮观。
③感情自由奔放。
论述题
□ 举例说明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征。
答:①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②文章风格平易近人,纡曲蕴藉。
③语言骈散兼用。
□ 举例说明柳永羁旅词的艺术特色。
答:①擅长表现歌*与情人的离别相思。
②运用铺叙手法。
③语言雅俗兼备。
□ 论述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发挥社会功用,抒发人生感受。
②以理趣见长,阐发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采用隐喻手法表达政治观点。
③善于运用赋的手法构成一种图画美。
④比喻新鲜丰富。
⑤任情挥洒,风格多姿多样。
□ 举例说明苏轼对词的题材的开拓。
答:①表示仕宦之情与悼亡之悲。
②抒发了人生遭遇和自己的感触。
□ 举例分析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①想象丰富、气势豪壮。
②观察入微、描写如画。
③精于锤炼、巧于裁剪。
□ 论述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戏剧冲突。
答:《窦娥冤》的戏剧冲突有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即社会冲突、道德冲突和意志冲突。
①社会冲突。
②道德冲突。
③意志冲突。
□ 分析《琵琶记》中蔡伯喈、赵五娘的人物形象。
答:①蔡伯喈形象处于全忠全孝与不忠不孝的矛盾中。
②赵五娘形象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人格。
□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人物的形象。
①肝胆照人的大义士。
②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
③笃信封建的忠孝之说。
④历史悲剧精神。
□ 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答:①歌颂了杜丽娘为“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
②歌颂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人解放的斗争精神。
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
④崇尚作者“真性情”的哲学思想。
□ 论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答:①把杜丽娘作为理想化的“情至”的化身来写。
②在情节结构上充满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
③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色彩,充满了诗的意境。
□ 举例说明“三言”在思想倾向上的时代特色。
答:①其中最多的是暴露社会政治的黑暗、礼教的虚伪、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以及僧尼道士的淫乱。
②作品以市民百姓为主人公,真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反对封建道德反对禁欲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和平等爱情的思想,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
③“三言”在人伦道德的标准上,也表现了对爱情、贞操的新意识。
④“三言”中写明代生活的作品,还生动描述了市民生活及商业活动。
□ 试论《聊斋志异》塑造鬼狐花妖形象的艺术特色。
答:①具有双重性格。
②生物特点突出。
③有强烈的人情,亲切可感。
□ 试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答:①面对社会,发掘被讽刺现象的社会根源,强调社会对人性的残害。
②针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讽刺。
③含蓄、婉转的讽刺。
④讽刺技巧多种多样。
□ 试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艺术形象。
答:①对于锦衣玉食、安富尊荣生活的不满、厌恶,乃至愤懑。
②要求摆脱束缚,在思想和行动上对一系列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教义的怀疑否定。
③叛逆性格具有发展上的一贯性、连续性,以及思想上的严肃性和不妥协性。
④一个极其复杂的形象。
□ 论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①诗作多抒发感慨,纵横议论,着眼于社会现实。
②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结尾】以上是关于“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题(二)”的全部内容,获取更多关于河南省自考的相关资讯,如河南自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自考专业等,敬请关注自考网。